中國西藏網 > 理論

推動特色產業現代化轉型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發布時間:2023-10-26 08:40:00來源: 光明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國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具有豐富的資源稟賦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是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特色種養、特色食品、特色手工業和特色文化等,發展潛力巨大。農業農村部發布實施的《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培育一批產值超百億元、千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十億元農業產業鎮(鄉),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鄉土品牌。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產業鏈較短、產品附加值不高、科技支撐不夠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推動特色產業升級和現代化轉型,拓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提升鄉村多元價值,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立足大國小農基本國情,因地制宜建立產業體系。第三次農業普查顯示,我國小農戶數量占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0%,我國農業的基本資源稟賦和人地關系格局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到小農的生產特點,從實際出發,通過推廣簡單、易于操作的生產管理措施,提供更加完善的社會化服務等方式,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把更多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提升其抗風險能力,因地制宜建立產業體系,促進特色農產品生產方式現代化轉型。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目前很多特色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節的科技含量不足、標準化程度不高。通過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專家組成科技特派員,引導相關企業開展科研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創新活動,可以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有效促進特色農產品產業標準化、規?;?、產業化發展。要加強全產業鏈科技支撐,打造品種培育、生產技術研發、銷售等方面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提高鄉村特色產業生產的規?;?、智能化水平,打造科技領軍型龍頭企業,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當前,各地特色農產品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環節,加工規模小、零散不成體系,缺乏精深加工,尚未形成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和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產品價值提煉不夠,附加值難以得到有效體現。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推動產業鏈條向精深加工、儲藏運輸、產品營銷等方面延伸,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貫通供應鏈,完善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讓更多土特產飛出大山、進入百姓餐桌。提升價值鏈,充分利用特色產業的文化、生態等多種功能,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多種價值實現,把特色資源真正轉化成為富民產業。

  加強品牌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價值實現。特色農產品因生產地域限制強、風味獨特、產量有限等原因,在市場上具有銷售溢價潛力。但實際上,一些特色農產品難以實現優質優價,品牌總體散而不強、多而不響,品牌效應難以發揮,有的農產品甚至存在質量堪憂、市場監管難度大等問題。品牌建設仍是特色農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要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構建鄉村特色產業品牌體系。地方政府應大力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培育一批有特征標識、有產地身份、有影響力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守好質量管控的生命線,嚴把質量關,制定實施品牌準入和分級體系,健全可追溯體系,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品牌的“含金量”,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

 ?。ㄗ髡呦抵袊r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責編: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從“后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詳細]
  • 技能人才發展生態迎來歷史性變革

    進入現代社會,更需要打造崇尚技能、有利于工匠成長的社會生態,弘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詳細]
  • 開啟世界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在深刻回顧共建“一帶一路”十年成就、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各國應攜起手來,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詳細]
女的被男人操到舒服国产网站啊啊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