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澤仁:用真誠的筆觸去繪現純凈雪域
作為新派藏畫的開創者,尼瑪澤仁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活中不斷地摸索,在傳統藏畫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繪畫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元素,逐漸畫出了自己的光、自己的山。多年來,尼瑪澤仁持續用畫筆描繪壯闊的雪域高原和藏族人民的美好生活,畫作處處飽含著高原風情和糌粑味道。
圖為尼瑪澤仁在繪畫藝術展現場 攝影:王妍丹
近日,“蒼茫與真誠”——尼瑪澤仁繪畫藝術展在北京書畫頻道美術館舉辦。中國西藏網記者就此專訪了藏族畫家尼瑪澤仁,現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展覽里面的畫作種類有很多,在選擇作品和種類的時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量?
尼瑪澤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我在其中選取了唐卡作品,另外也選了寫意山水、工筆重彩畫、人物畫,種類較為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我選擇展出《元蕃瑞和圖》和《文成公主入藏圖》這兩幅畫,是因為它們展現了藏族歷史里面突出、閃亮的兩段重要歷史。但這些歷史故事并不是被所有人了解,作為畫家就一定要畫。我帶著這些繪畫走遍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反復地去講,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圖為尼瑪澤仁作品《元蕃瑞和圖》 來源:書畫頻道
記者:在您的作品里,色彩的表現是很突出的一個方面。對于色彩的運用您有何心得?
尼瑪澤仁: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以光線和色彩為主,你看照相機,它永遠在光和色上進行研究,油畫也是光和色的結果。
我是通過在旁邊認真觀摩別人繪畫是如何用水墨來表現山水、人物和各種形象,逐步掌握了水墨、寫意等各種繪畫技藝。在我們的文化中,墨被分為了五色,有著焦、濃、重、淡、清五種層次的墨色深淺變化,但它依舊是相對單一的色彩。有的外國人難以理解其中精髓,認為水墨畫只有黑白之分,從審美的角度而言,他們可能不太接受水墨繪畫的形式。所以,讓傳統文化更好地在國際傳播就需要考慮更具共性的繪畫語言。
在國外觀摩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水彩的畫法非常出色,就在思考如何把中國的線條、筆墨和西方的水彩、光線結合起來,從而豐富繪畫的語言,讓世界感受到水墨之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就能獲得更多人的了解。
記者:您的部分畫作具有傳統色彩,但同時部分畫作呈現出現代感和未來感,如何平衡傳統和創新的視野?
尼瑪澤仁:藏族畫家的大部分繪畫內容會圍繞唐卡展開,這是尊重和延續傳統的一面。但我覺得自己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也應該敢于嘗試,要努力追尋多民族能接受的文化語言,這樣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
所以我通過繪畫技法的創新,努力把藏族博大精深的宇宙觀和對大自然的認識在繪畫中表現出來。例如,如今藏族人民生活環境中還有原生態的一面,這就恰恰是我們保護住生態環境的表現。試想如果對喜馬拉雅山開始破壞,那么至高而下,人類的生存環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清澈的湖畔、茂密的森林、潔白的雪山……這些始終在雪域高原,這是對人類的重要貢獻,我在畫作中就要把它們表現出來。所以,有很多觀眾在欣賞完畫作后會覺得上面的菩提慧語很有智慧,但這種智慧其實早早就根植在藏族人民的生活里,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
圖為尼瑪澤仁作品《極地的夢》 來源:書畫頻道
記者:在欣賞您的畫作時可以感受到很強的生命感和沖擊力,想請教您作畫時的狀態和心境是怎樣的?
尼瑪澤仁:首先,我對藏族文化的歷史很有了解。作為一個文化人,對藏族文化越了解,就越知道它的獨特魅力是什么,所以我要將這部分內容盡情地表現出來。比如說,藏族的生態智慧很典型,這部分思想內容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喚醒人們的覺悟。所以在表現自然主題時,我作畫的狀態很虔誠,我要讓別人感覺到雪山是既崇高又威嚴且不可侵犯的,而且它正在為人類做出真誠的貢獻,人們就不應該去破壞它。要保持虔誠,這就是我作畫時的心情。
另外,意境很重要,展現大自然的純粹面貌,就需要純凈的視覺效果和意境。很多觀眾在看畫之后表示想要去這個地方,這就是因為繪畫可以達到很純凈的狀態、可以很極致地去展現這種美麗和魅力。所以,這就體現了創造藝術意境的重要性。
如何讓更多人領略西藏的美麗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不是用語言來表達,而是用繪畫語言來表現。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并且喜愛上這種獨特的繪畫風格。未來,我還想帶著更有震撼力的畫作在盧浮宮辦展覽。(中國西藏網 實習記者/王妍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蒼茫與真誠”——尼瑪澤仁繪畫藝術展在北京開幕
9月28日,“蒼茫與真誠”——尼瑪澤仁繪畫藝術展在北京書畫頻道美術館正式開幕。[詳細] -
尼瑪澤仁:您在家“防疫” 我為您“跑腿”
“西紅柿5斤、青筍4斤、青椒5斤、香菇3斤、白蘿卜2斤、西蘭花3斤、黃瓜3斤……”2月14日,對著居民的采購清單,共青團理塘縣委青年突擊隊成員尼瑪澤仁仔細清點核對。 [詳細] -
政協委員尼瑪澤仁:文化扶貧、精準惠民
3月3日,我們有幸在全國政協會開幕時,在進入委員的人流和記者爭相采訪的洪流中,截到了尼瑪澤仁先生。他興致勃勃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詳細]